引言
在数据库访问过程中,缓存是提高性能和加速数据获取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。MyBatis作为一款优秀的Java持久层框架,在缓存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。其中,二级缓存是MyBatis中一项重要的特性,能够在多次查询之间共享缓存结果,提升查询效率。本篇博客将详细讨论MyBatis基于注解的二级缓存原理及使用方法。
什么是二级缓存
二级缓存是MyBatis中的一种缓存机制,它将缓存结果存储在一个跨会话的作用域中,默认情况下使用基于HashMap的方式实现。
开启二级缓存
要使用基于注解的二级缓存,我们需要进行如下配置:
<!-- 开启全局二级缓存 -->
<settings>
<setting name="cacheEnabled" value="true"/>
</settings>
注解设置
在使用基于注解的二级缓存之前,我们需要在映射接口中使用@CacheNamespace注解来开启缓存:
@Mapper
@CacheNamespace
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{
// ...
}
缓存方法和结果
MyBatis会自动地判断一个语句是否有必要进行缓存。如果需要缓存,那么MyBatis会将该语句以及它的输入参数和输出结果作为缓存项。在执行查询操作后,结果对象将会被缓存起来,当再次调用同样的查询操作时,MyBatis将从缓存中获取结果并返回(前提是二级缓存是开启的)。
实体类属性缓存
在实体类中,我们可以使用@Cache和@CacheKey注解来配置属性级别的缓存。使用@Cache注解标记的字段将会作为缓存项的一部分进行缓存,并且使用@CacheKey注解来标记需要作为缓存项唯一标识的字段。
@CacheNamespace
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{
@Select("SELECT * FROM user WHERE id = #{id}")
@Cache(useCache = true)
@CacheKey(properties = "id")
User getUserById(int id);
}
失效和刷新缓存
在更新、插入和删除操作后,需要刷新缓存,以保证缓存的数据与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。MyBatis提供了两种缓存刷新机制:非严格刷新和严格刷新。
非严格刷新通过@CacheFlush注解进行定义。使用@CacheFlush注解标记的方法在执行后会刷新指定命名空间下的缓存。
严格刷新通过Savepoint和rollback机制实现。使用@StrictCacheFlush注解标记的方法在执行后会刷新指定命名空间下的缓存,并且如果发生异常,则会回滚到方法执行前的状态。
结尾
在本篇博客中,我们探讨了MyBatis基于注解的二级缓存原理以及使用方法。通过合理的配置和使用二级缓存,我们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查询效率。但是需要注意,缓存的合理使用和刷新是非常重要的,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。希望本篇博客对你学习和使用MyBatis缓存有所帮助。
参考文档
- MyBatis官方文档
- MyBatis缓存机制介绍
本文来自极简博客,作者:风吹麦浪,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:MyBatis基于注解的二级缓存探秘
微信扫一扫,打赏作者吧~